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三年工作规划(2022-2024年)发表时间:2023-04-07 11:02 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三年工作规划(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深化金融反腐决策部署,以及银保监会党委、驻会纪检监察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要求,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切实发挥清廉金融文化涵养良好金融政治生态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监管部门倡导推动、社团组织搭建平台、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平顶山金融团工委联动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联动各方力量,统筹工作安排,全面巩固提升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成效,特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银保监会党委工作要求,围绕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安排,守正创新、系统施治、标本兼治,在全辖银行业保险业树立合规敬业、诚信为民、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金融文化价值理念,涵养良好的金融政治生态,形成普遍的、自发的思想认知和行为规范,以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助推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金融机构内控管理相融入、与深化金融反腐相统筹、与强化金融监管相结合,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寓于银行业保险业经营管理、行业自治和金融监管之中,形成党风、政风、行风共建互促的坚强合力,形成一套具有平顶山特色并与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相适应的清廉金融文化制度机制,将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打造成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高地。 (一)2022年重在强基础。通过监管部门规划引领、纪检部门沟通联动、监督监管贯通互动等举措,指导行业协会制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行动方案,开设清廉金融课堂等活动,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走深走实。督促全市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合规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强化党建引领,以清廉促合规,实现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组织机制基本完善,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全面参与,清廉金融文化阵地基本建成的目标。 (二)2023年重在促提升。通过深度挖掘平顶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载体、平台和渠道,营造浓厚的清廉金融文化氛围,以“金融清风遍鹰城”主题,不断扩大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广度和深度。树立一批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榜样,建立一批清廉金融机构示范点,形成一批清廉金融文化传播阵地,着力增强清廉金融文化社会影响力。督促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发挥主体作用,将清廉金融文化理念全面融入日常业务活动和经营行为,初步实现清廉金融文化深入人心,廉洁意识更加牢固,行业违规违纪违法案件诱发因素不断减少,防控金融风险质效明显提升的目标。 (三)2024年重在利长远。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深化清廉金融文化渗透力和传播力,厚植全市金融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崇廉拒腐内在动力,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清廉文化内控合规、行业自律、高效联动、监管约束的有机协同,助推银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和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三、主要举措 (一)压责“守廉”工程 1.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统筹安排,把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作为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成立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相关工作责任落实清单。要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两个责任”协同贯通,层层传导压力,构建并不断完善责任清晰、传导畅通、联动高效、问责有力的责任落实体系。 2.融入公司治理之中。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应积极探索强化党建引领的管用举措,严格落实党组织应建尽建要求,加快健全基层党组织。严格执行党委(党组)决策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前置程序,规范党委(党组)议事规则,贯彻“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切实发挥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把清廉金融文化和银行业保险业机构经营管理融会贯通,确保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3.抓好“关键少数”。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对班子抓好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和分管领导等“关键少数”,对中层抓好本部职能部门、辖属经营单位负责人等“关键少数”,对基层抓好骨干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把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注重收集整理辖属机构及人员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党纪行政(政务)处分以及职务犯罪、职务违法等信息,健全管理人员廉洁档案,强化结果运用和警示教育。 4.严守监管纪律红线。辖内监管部门党员领导干部、银行业保险业机构高管人员,要积极发挥表率引领作用,带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私分开、履职回避、非公务交往以及“双通报”等制度,坚守“零物质往来”铁律,合力构建“亲”“清”监管关系。 (二)教育“蕴廉”工程 5.做到清廉教育全覆盖。紧盯高管人员,强化责任,重点施教。关注“新人”,开展新入职员工清廉教育,将清廉金融文化嵌入员工入职培训内容,上好职业生涯“**课”。面向“大多数”,举办形式多样的清廉文化教育活动,把清廉从业的理念贯穿到全市金融业从业人员日常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全过程。找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方向指引、价值导向和思想动力,解决好从业人员思想“总开关”问题。 6.建立宣讲师资库和课件库。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宣讲人才培养,面向银行业保险业选优配强清廉金融文化讲师队伍,储备优秀清廉金融文化课件,提升清廉金融文化宣讲能力。 7.举办清廉金融大讲堂。邀请有关方面专家或银行业保险业机构人士每年举办2次以上清廉金融文化专题讲座,并依托清廉金融大讲堂举办清廉金融专题论坛,就深化金融业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开展研讨。 8.开展廉洁警示教育。用足平顶山廉洁教育资源,积极创新教育形式,灵活开展现场或线上教学,组织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高管人员、从业人员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监狱等。用好身边案例活教材,收集整理金融系统贪腐案例及忏悔书等资料,制作行业案件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力求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效果。 9.开展征集廉政文化作品活动。征集包括但不限于文学创作、摄影、书画、微视频等,择优刊发或巡回展览,增强廉洁文化的渗透力。 (三)制度“固廉”工程 10.完善廉洁合规制度体系。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关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集中采购、资产处置、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要人员,以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为抓手,分析排查经营活动中易发多发案件或风险事件的廉洁风险点,做实以案促查促改促治,完善廉洁合规管理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11.建立内部考核机制。银行保险机构要建立长周期、综合化的内部考核评价体系,把清廉从业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从业人员考核激励全过程,有效发挥合规、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加强对下级机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情况的检查考核。 12.完善清廉从业规范。行业社团组织及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将清廉金融文化纳入行规行纪,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职业责任中进一步明确清廉从业内容。完善清廉从业负面信息公开通报路径和查询渠道,提升清廉从业规范有效性。 13.强化监管引领机制。围绕金融行业监管工作全流程,精准确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监管工作切合点,将清廉金融文化纳入银行业保险业机构高管准入谈话、监管评级、现场检查等环节,多维度传导监管要求,引领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把清廉文化和合规文化有机统筹推进。 14.加强协调沟通机制。深化监管部门与银行业保险业机构纪委书记联席会议机制,通过会议、座谈、调研等形式,交流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情况。建立并畅通与地方纪委监委沟通联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监督贯通和协助惩治,推进监管、监督问题整改,强化重大风险追责及高管履职规范管理,切实做好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的统筹衔接。 (四)宣传“崇廉”工程 15.推动和合清风建设。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充分吸取传统和合文化中的廉元素,通过建立清风墙、廉洁文化走廊、廉洁书屋、廉洁文化专栏等,加大清廉示范单位建设。通过开展家风家训、家庭助廉等活动,将清廉从业理念延伸至家庭,以文化人,让清廉金融文化浸入金融从业者心中,建立自觉的心理认同。 16.树立特色清廉文化品牌。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平顶山文化元素,探索“一行(司)一品”清廉金融文化创建活动,注重培育精品开展具有机构特色的党建活动,挖掘本单位廉洁事迹,打造鲜明独特的清廉金融文化品牌。 17.推动清廉文化社会共建。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主动与业务合作伙伴开展清廉文化共建活动,建立清廉伙伴关系,以清廉文化进一步优化银企、保企合作关系,将清廉文化由金融行业推向经济社会其他领域。 18.丰富宣传载体。行业社团组织要立足平顶山传统文化和红色资源,收集整理历史名人、优秀党员清廉事迹,汇编成册,组织宣传学习。征集清廉金融文化方面的文学创作、摄影、书画、微视频等作品并择优刊发。开展清廉知识竞赛、清廉主题演讲、清廉作品评选等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依托现有刊物或信息平台,定期梳理编发全省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进展、成效及各单位特色做法等。 19.营造浓厚氛围。市金融团工委要组织撰写主题文章,综合运用电视、报纸、刊物、互联网等媒体渠道,大力普及清廉金融文化。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发挥金融青年“先锋队、生力军”作用,引导广大金融青年积极参与,夯实清廉金融文化青年群众基础,不断彰显清廉金融文化生命力。 (五)考核“评廉”工程 20.服务监管中心工作。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每年要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年度工作报告报送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通过年度纪委书记联系会议沟通交流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经验,综合分析研判辖内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合规建设情况,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成果作为对监管评级、非现场评价机制的完善和补充,为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提供决策参考,以监督治理效能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金融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净化行业生态的治本之策,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长期推进。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要充分认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意识,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韧劲抓好抓实,全面深入持续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再创佳绩。 (二)加强统筹协调。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规划实施全市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市银行业协会、市保险行业协会负责具体实施评廉等工作。全市各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纪检监察机构要发挥协调推动作用,层层压实责任,凝聚思想共识、积极研究谋划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形成各负其责、层层推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务求突出实效。建设清廉金融文化决不能简单理解成喊口号、出杂志、搞活动,各参与方要立足本地本单位实际,出实招、见真功、求实效,突出特色、做出亮点,不断增强清廉金融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让平顶山银行业保险业全体从业人员在耳濡目染中品味清风、正心正行、化风化俗。 (四)强化宣传引领。各参与方要通过内外各种媒介及平台,加强对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引领和理念传播,倡导清风正气,积极崇廉尚洁,营造良好氛围。 |